此次市作协赴河源开展文学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两地作家之间的友谊◆◆★★★◆,还为两地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学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为广东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两地作协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作协的友谊,更为作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两地作协将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学交流活动★■■◆★■,共同推动文学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和繁荣发展。
5月10日至11日,市作协一行20余人赴河源市开展文学交流活动,旨在促进两地文学创作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地作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增进彼此了解、分享创作经验搭建了良好平台。
活动期间★■,市作协与河源市作协举行了座谈会。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地区的文学发展现状★■◆、创作成果。市作协主席李济超■◆★■◆,副主席石磊、彭大星★◆◆★◆,主席团成员吴小冰、戴国芳、石晓贤和河源市作协主席罗志勇◆■■★★,副主席罗仁忠、冯燕茈、林燕祥,主席团成员◆◆◆、秘书长吴湘◆■★■◆◆,该市东源县文联主席包丽芳等两地作协代表分别就作协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文学创作的主题挖掘★◆、作品水平提升、文学活动的组织策划等方面以及AI时代文学创作的机遇与挑战等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见解■◆■★■。同时◆■,针对如何在“百千万工程■◆◆■”文学创作千户行活动中更好地立足本土文化,讲好地方故事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为两地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座谈会后,两地作家代表一起前往我国人民审计制度奠基人阮啸仙故居★★■◆◆、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古村落南园古村◆◆、义合镇下屯村以及两千多年古县佗城和以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为蓝本打造的万绿湖镜花缘景区等红色景点和特色文化景区进行实地采风◆■,开展★◆◆■■“百千万工程■■”文学创作千户行活动。活动过程中,作家们亲身感受河源独特的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百千万工程★■★◆”中乡村振兴的新变化★■◆■,体会时代脉搏在这片土地上的强劲跳动,为创作反映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采风和交流活动为契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